发布时间:2025-07-29 | 来源:平度市社会信用中心 | 阅读次数:39
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平度市委党校发挥宣讲优势,创新“信用+传统文化”模式,发挥“信用+志愿”合力,让“信用+传统文化”成为理论宣讲新动力。近年来先后获得青岛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基地、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平度市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十佳巾帼文明岗”、理论宣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称号。
笃实好学,锻造宣讲轻骑兵。平度市委党校借鉴多方资源和全方位的理论学习与交流,加强诚信理论学习广度、深度,定期围绕“诚信文化的起源与传承”进行交流研讨,让全体教职工对诚信文化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和认识。选拔骨干力量,深入农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诚信文化宣讲,将理论与基层需要相结合,让宣讲内容通俗化、大众化、接地气。
创新形式,提升宣讲影响力。平度市委党校不断创新宣讲载体形式,以推动全国首家县级党校“孔子学堂”落户平度为契机,探索“信用+传统文化”宣讲模式,开发《论语》“十五讲”特色微课,在推动“两个结合”上走在前、作表率,经验做法被《中央党校工作通讯》刊载推介;融合吸纳传统文化深入贯彻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的宣讲实践,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举办“七十五载逢盛世 重阳同心谱华章”送课到基层主题活动,通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诚信之风,共建守信社区。
建立机制,推动诚信建设。平度市委党校注重建立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诚信建设取得实效。将诚信建设纳入党校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开展诚信活动。建立诚信档案,对教职工的诚信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建立宣讲志愿服务进社区、学校、企业的常态化机制,持续放大党校师资队伍的影响力,以走出校门、走进家门的形式,塑造党校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让更多人享受宣讲志愿服务的实际成果,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认知度、认可度。
作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与交流的阵地,平度市委党校在做好主业主责的同时,注重借力借智,通过举办研讨会、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送课到基层等活动,创新“信用+传统文化”等形式,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信用和营商环境,在全社会形成“知信、用信、守信”浓厚氛围。